真空介绍:从科学原理到实际运用

首页>>资讯中心
真空简介

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.0133×105帕。“真空”是指气压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。在真空状态下,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大大减少,分子平均自由程增大,气体分子之间、气体分子与其它粒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也随之减少。这些特点被应用于科研、生产的许多部门中。例如:加速器,电子器件,大规模集成电路,热核反应,空间环境模拟,真空冶炼等。在高真空中,由于材料中易挥发物的损失,表面吸附层的变化,物体表面特性也随之改变。七十年代以来,表面科学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,它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,还有重大的应用价值。随着科研、生产的发展,获得并保持真空已形成一门相应的技术¾¾真空技术。它包括:真空的获得、真空测量、检漏、真空系统的设计等

依据真空概念,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称为真空。真空度愈高,压强愈低,故用气体压强表示真空度。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帕(Pascal),此外还有常用真空度单位毫巴(mbar)、托(torr)。

真空系统原理

真空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,是一种物理现象,在真空技术里,真空系针对大气而言,一特定空间内部之部份物质被排出,使其压力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,我们通称此空间为真空或真空状态

真空的获得

1. 机械泵

机械泵是利用机械方法使工作室的容积,周期性地扩大和压缩来实现抽气的。属于这一类型的有活塞抽气机和旋转抽气机。这是一种低真空泵,单独使用时可获得低真空,在真空机组中用作前级泵。

机械泵在工作过程中,转子在快速运动,两片旋片在不断伸缩,在定子与转子、旋片与定子、旋片与转子各自的接触处都存在磨擦,同时为了实现相对运动,活动零件相互间留有一定的公差,即存在着微小间隙。因此整个泵体必须浸没在机械泵油中,才能工作。泵油起着密封润滑和冷却的作用。

旋片真空泵是获得低、中真空泵的主要泵种之一,它可分为油封泵和干式泵,根据所要求的真空度(人们把真空度划分为低真空10^5~10^2pa,中真空10^2~10^-1pa,高真空10^-1~10-5pa,超高真空<10^-5pa),可采用单级泵和双级泵,其中以双级泵应用更为普遍;我们使用的旋片式真空泵(简称旋片泵)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,其工作压强范围为101325-133X10-2(Pa),属于低真空泵,它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作为其它高真空泵或超高真空泵的前级泵,广泛地应用于冶金、机械、军工、电子、化工、轻工、石油及医药等生产和科研部门。

旋片泵具有抽速快,体积小,重量轻,噪声低,维修方便,极限真空度高等优点,可以抽除密封容器中的干燥气体,若附有气镇装置,还可以抽除一定量的可凝性气体,但它不适于抽除含氧过高的,对金属有腐蚀性的、对泵油会起化学反应以及含有颗粒尘埃的气体。

旋片泵是真空技术中最基本的真空获得设备之一,旋片泵多为中小型泵,旋片泵有单级和双级两种,所谓双级,就是在结构上将两个单级泵串联起来,一般多做成双级的,是由高压级与低压级二部分组成,它的吸入口与真空容器或真空设备连接,在运转时容器内的气体将大量吸入与排出。当设备获得真空时,高压级排气阀片将封闭,高压级吸入的气体将转送到第二级,并经第二级吸入与排出,这样真空设备可获得一定的真空,根据用户使用情况,可配备真空增压泵,将该泵做为前级泵,由于增压泵的抽气力加强,前级泵连续抽除,能使设备获得更高的真空;旋片泵的抽速与入口压强的关系规定如下:在入口压强为1333Pa133Pa和1.33X10 ^1(Pa)下,其抽速值分别不得低于泵的名义抽速的95%、50%和20%。

2. 分子泵

分子泵是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把动量传输给气体分子,使之获得定向速度,从而被压缩、被驱向排气口后为前级抽走的一种真空泵,它广泛的应用于表面分析、加速器技术、等离子技术电真空器件的制造以及真空技术的各个领域。

3. 吸附泵

许多化学性活泼的金属元素,如钛、钨、钼、锆、钡等都具有很强的吸气能力。其中钛有强烈的吸气能力,在室温下性质稳定,易于加工,所以广泛用于真空技术,发展成为一种超高真空泵钛泵。

钛泵的抽气机理是气体分子碰撞在新鲜的钛膜上,形成稳定的化合物,随后又被不断蒸发而形成的新钛膜所复盖。新钛膜又继续吸附气体分子,如此形成稳定的抽气。钛泵对被抽气体有明显的选择性,对活性气体抽速很大,对惰性气体抽速很小。因而往往需要扩散泵等作为辅助泵。钛泵的极限真空度为10 ^-6--10 ^-10Pa。

钛泵可应用于热核反应装置,加速器,空间模拟,半导体元件的镀膜技术和要求无油污染的真空设备。

4. 低温吸附泵

用低温介质将抽气面冷却到20K以下,抽气面就能大量冷凝沸点温度比该抽气面温度高的气体,产生很大的抽气作用。这种用低温表面将气体冷凝而达到抽气目的的泵叫做低温泵,或称冷凝泵。

低温介质常采用比表面积大的分子筛、活性炭等,实验证明,分子筛在10^5~10^-9帕压强范围内,都有显著的抽气作用。

描述真空泵性能的参量

(1)起始工作压强是指真空泵开始工作时,被抽容器或泵入口处应达到的压强值。如果超过该压强值,真空泵将无法工作。一般扩散泵起始压强为10^-1帕,而机械泵为一大气压。

(2)最大反压强是指维持真空泵正常工作状态,泵的出口处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,又称临界反压强。真空泵出口处压强超过最大反压强,将不能工作。油扩散泵的最大反压强约为30帕左右。

(3)极限压强是指真空泵入口端经过充分抽气后所能达到的最低压强,亦称极限真空。

(4)抽气速率是指在一定压强、温度下,泵在单位时间内从被抽容器中抽出的气体体积。

(5)真空产生率是指在某压强下,单位时间内泵所抽出的气体量。

上述参量,对不同真空泵而言,常用其中几个主要参量来说明,尤其是抽气速率与极限真空最为重要。

真空测量

1.静态变形真空计

截面为椭圆形的薄壁金属弯管,一端封闭,另一端与真空室相通,当管内压强变化时,该弯管在内外压强差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,这一变形传送给指示器,由刻度读出。如指针式压力真空表,这一类真空计适用于测量粗真空。

2.静态液体真空计

也称“U”形管压差计,它一端通大气,一端通真空系统,利用两管液面(如扩散泵油等)高度差表示系统的压强

3.压缩式真空计—麦克劳压强计